點子王,換人做看看 你也能當創意高手
撰文◎羅梅英 插畫◎葉至偉 攝影◎李健豐
「其實,人人都有創意,」匚合創意范可欽認為,差別只在於「能不能拿創意來當生意。」
一提到創意,許多人會說,「唉呀,我又不聰明」、「我想不出來好主意啊」、「我根本沒有讀多少書嘛」,自認為與創意完全絕緣。其實,創意指的是一種擴散性的思考方式,可以運用在任何領域,不管什麼工作都需要創意。
開辦多屆創意課程的捷晟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專案經理江玉瑛表示,最近參加創意課程的學員,背景出現明顯變化,除了常見的行銷、公關、研發人員外,不少財會人員、人資專員也跑來學創意。「不只寫企劃、做簡報需要創意,人力資源部門也要懂得設計全員行銷活動、尾牙餐會等,這年頭就連自我介紹、主持會議、人脈經營都需要創意。」
破除創意的迷思
著有《創意總比別人多》、《就是要你學會創意》的高雄空中大學校長莊淇銘認為,如果認為創意很困難,要很厲害的人才有創意的話,那麼要學創意就很困難了。莊淇銘指出最常見的創意迷思包括:
1.創意是天生的,無法經由後天學習。 2.創意要靠靈感,靈感該來時就會出現,否則強求也沒有用。 3.IQ很高的人才可能有創意。 4.基本的功課都學不好了,哪還有能力開創新知識? 5.沒有學習創意的方法。
上奇廣告業務總監朱憲民認為,「為了創意而創意」,也是常見的創意迷思之一。美國創意教育協會(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)在定義「創意」時特別強調「解決問題的實用性」,也就是說:創意必須有目的、有實際貢獻,才稱得上是好創意。
朱憲明舉「破格」的公車廣告手法(將廣告畫面延伸至車窗)為例,必須將廣告目的與媒介特性融合才是好的創意,而不會流於「為創意而創意」,例如:Discovery頻道鯊魚週的廣告,將公車的車門畫上鯊魚的血盆大口,傳達目的與媒體特性充分結合,就讓人印象深刻。 |